Tuesday, November 17, 2009

各种手工皂的做法

(一)冷製法(Cold Process)

以油脂混和氫氧化鈉及水所製成的皂,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冷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CP皂」,至少需放置4星期以上,等皂的鹼度下降、成熟後方能使用。

(二)熱製法(Hot Process)

用熱制法來操作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熱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HP皂」。將未入模的冷製皂加熱,藉溫度加速皂化反應,做好的皂立即可使用。

(三)再生法(Rebatching)

冷製皂刨絲加熱融化、重新塑模,此種方法做成的皂為「再生皂」,完成後需放置晾乾,有時需達3星期以上。另外市面上也可買到現成的橄欖油皂絲、椰子油皂絲,可以加熱溶化塑型。

(四)融化再製法(Melt & Pour)

利用市面上現成「皂基」加熱融化後隨心所欲創作的皂。完成後的成品稱為英文縮寫的「MP皂」,皂基是已經皂化完成的皂,本身就可以使用。由於大部份是透明皂,豐富的色彩和添加物、香精變化多樣,常能營造出令人驚艷的效果,而且它的製作過程單純,很適合親子製作。

DIY手工風行,目前最多人使用的就是「冷製皂」和「皂基加工」兩種方法。其實工廠製造的「手工香皂」與一般化妝品香皂(機械皂)不同點在於製作方法,手工香皂採用冷製法,可將甘油完整的保留住、同時在製作過程中不持續加熱,因此不會破壞其它添加在香皂中的成份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